公司预算指标是跟年终奖金挂钩的,在制订预算指标时,相互扯皮时间太长,预算的目的好像就成了年底算账,给大家分奖金。
怎样把预算管理变成一个日常管理工具?怎样让预算发挥管理的功效而不是仅仅为了分奖金呢?
预算的最初功效在于“约束花钱的行为”,用“钱”引导“做事”,安排好事情的轻重缓急。
但是实践中发现,用“钱”引导“做事”是理想主义,因为一件事情该做不该做、该花多少钱做,是很难判断的。如果用“钱”引导“做事”,不仅可能出现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情况,也可能出现只要有钱,不该办的事或者不着急办的事也都办了的情况。
于是预算管理部门天天思考怎样让预算编制得更准确,编制预算的业务部门也在天天思考如何在预算里“灌水”。为什么会这样?根本的原因是,把预算当成了计算过程而不是管理。
什么是管理?
管理就是过程的改进,就是通过管理让原来糟糕的事情变好,让原来好的事情变得更好。
比如,原本该花10万元办的事情却拿到了30万元的预算,结果30万元也花完了。这事不但没有改进,还变得更糟糕了,那么这种预算方式就没发挥管理的功效。管理是让业务部门即使拿到了30万元的预算也不会把30万元都花掉,而是积极地想办法如何用10万元把事情办好。这样预算就具备了管理功能,才能称得上“预算管理”。
过去我们依靠思想觉悟、道德品质,以为人员素质越高预算就越能得到改进,后来我们依靠上级领导,以为职位越高的人越能推动预算改进,其实这些都靠不住。
预算改进的力量来自制度,而制度又跟人的需求直接关联,也就是说执行了制度就可以满足个体的需求,就会实现预算的“改进”。
比如,实际需要10万元但预算给了30万元。如果没有改进的制度,大多数的执行者会把30万元全部花掉。但如果这笔钱是他自己的,他原本打算花30万元,后来发现只需要花10万元,他不会想尽办法把30万元全部花掉。
如何设计改进制度呢?
我们可以采取“三级递进目标法”。
比如,要办好这件事需要10万元还是30万元,事前谁也说不准,这时就要采取“三级递进目标法”:底线目标是30万元,进取目标是20万元,挑战目标是15万元,引导业务部门尽量改进行为,减少开支。同时还要有奖励制度,目标实现与否和个人利益关联。
比如,花30万元没有奖金,花20万元可以获得5万元奖金,花15万元可以获得8万元奖金。如此,个人利益、制度和改进相关联,大部分人就会追求“改进”。预算管理的改进作用就是推着大部分人往前走,释放正能量。
声明:部分内容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